图片
图片
上图:沔阳花鼓戏部分老艺人
图片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经过百年的传承,荆州花鼓戏已经融入了地方文化中,是地方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
荆州花鼓戏源于民间歌舞,如渔民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民谣,这些都是花鼓戏的源头,后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子”初级形式,被称之为“地花鼓”。据老艺人推测,“地花鼓”最迟形成在清嘉庆年间。
清同治年间,荆州花鼓戏不但已发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戏,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规模。从声腔和剧目来看,初期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为主,后来由于“打锣腔”等腔调的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较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才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
都说荆州花鼓戏属于“打锣腔系”,此话不假,打锣腔,又称“锣腔”,用当地方言演唱,男女同腔,一板三眼,曲调深沉、悲怆,多用于中老年人诉述惨痛往事和抒发悲愤的情感。该腔可独立成段,首句和尾句可散唱,还可与四平腔连接演唱。
荆州花鼓戏四平腔,每段唱腔由四句唱词和四个腔句构成。第一、四腔句顶板起唱,第二、三句句中消板起唱。唱段前及二、三句后有长短不同锣鼓过门或丝弦乐过门。该腔男女分腔,依行当不同又分为:女四平、小生四平、男四平、老生四平、丑四平等。
荆州花鼓戏高腔,俗称“骷髅腔”,来源于田间劳动的《薅草歌》,农民薅草时,为持续繁重劳动的需要,往往以高亢的音调,悠扬的旋律来抒发感情以减轻疲劳。为什么荆州花鼓戏高腔叫“骷髅调”呢?
花鼓戏吸收其为主腔时,保留了这种声高且嘹亮的特点。由于旋律优美,抒情性强,男女老少都能哼唱,故群众对之冠以各种俗称雅呼。如“骼髅腔”,即高亢、开阔的意思;“枯六腔”,意为意调很高,一般好嗓多唱“六”字调;“箍六腔”,由于唱腔抒缓,每唱六句唱词落一次板;“栈骼髅”,即优美动听的意思。此外,还延伸出“骼髅花鼓”、“骼髅班子”等称呼,是花鼓戏最有代表性的唱腔之一。高腔善于抒发多种感情;如喜、怒、思、悲、恐、惊等,舒缓时如行云流水、激情时又紧张激烈。故又有“喜高腔”、“悲高腔”、“快高腔”、“慢高腔”等多种区别。
该唱腔男腔粗犷、豪放,女腔婉转柔和,且字句安排和行腔处理均较为灵活,可塑性也很强,演员和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和剧中人物思想感情的需要灵活安排,因而是荆州花鼓戏最有代表性的唱腔之一,一般多用于本戏中唱腔的演唱。由于高腔善于抒发悲怨深沉的感情,在许多剧目中被用于重点唱段。
悲腔是高腔的一种反调唱法,为女角色悲痛时专用。音域较宽,其唱腔酷似江汉平原农村妇女哭声,且“哟喂哟”及起伏较大的拖腔,更能抒发悲痛、压抑、痛苦的感情。由于高腔善于抒发悲怨深沉的感情,在许多剧目中被用于重点唱段。如《三官堂》中秦香莲的长段唱词就用高腔转接悲腔处理,其唱腔常插入“叫头”、“哭头”以增强婉转凄切、如泣如诉的气氛,恰当地表现出剧中人物的情感。在民间,盛传着“听了花鼓戏的哟喂哟,害起病来不吃药”的美誉。
荆州花鼓戏的“圻水腔”,它源于浠水“哦火腔”,此腔以叙事为主要功能的一种唱腔,旋律曲折,富有抒情性。圻水败韵为圻水腔的一种变体唱法,结构相同,仅有三眼板一种板式,曲调情绪较压抑。
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荆州花鼓戏已逐渐兴盛。沔阳地区相继出现了汪(春保)、黄(二生)、史(旺)、贺(霞龄)“四大门头(徒)”。汪家门头汪源发是沔阳花鼓戏的鼻祖,沔阳县昌家湾人,“穿街过市流浪苦,沿门乞生唱花鼓”,以推车花鼓、采莲船、唱小曲子、打莲厢、瓦子板传艺。“四大门徒”的出现以及他们的传艺受徒、谱系传承,这是沔阳花鼓戏成长的重要标志。荆州花鼓戏的舞台语言(包括念、唱)基本采用天门、沔阳一带的通用方言语音,又摒弃其土俗语。在四大门徒时期,沔阳花鼓戏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一不奤(tǎi),二不黄,要过天门到沔阳”,也就是说花鼓戏必须以沔阳语音为标准。如果在表演中使用了奤音(指河南、陕西、江浙、闽南语音)、黄音(指天门河、通州河、襄河语音)就演砸了,就会遭到人们的非议和同行的耻笑。
荆州花鼓戏单篇牌子,常用的曲牌有西腔、十枝梅、思儿腔、思儿悲腔等,多旦行使用。荆州花鼓戏行当分旦、生、丑三类。旦行有正旦、二旦和花旦;生行有小生、生角、老生;丑行不细分,但代扮摇旦、老旦及杂角。小生多扮演青年男子,也有反串的女小生。正旦多扮演端庄娴淑、性格刚强的中青年女子。花旦又称“铁扁担”行当,花旦步法轻快灵活,演细腻,道白清脆,多扮演泼辣的中年妇女和活泼伶俐的小姑娘。丑此行戏路宽,多扮演雇工、书童,店家、教书先生,恶少等,有的机智聪明、风趣诙谐,有的刁钻、奸猾。生角多扮演正直、刚毅、豪爽、潇洒,以及爱打抱不平的人物。
早期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光绪以来,这种戏班发展较快,仅天门、沔阳两县就有几十副“行箱”,艺人多达近200人。培训演员采取随班跟师方式,也有收徒集中传艺的,称为“科班”,如沔阳艺人崔松所开设的科班,历二十余年,共七届,授徒八十余人。科班短期训练,师傅口口相传教三、四出戏。过去,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解放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成为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摆脱了初期的“草台”阶段,进入城乡剧场公演。
“听天门,看潜江,又听又看是沔阳。”荆州花鼓戏是江汉平原各地花鼓戏流派的总称,十里不同音,由于流行地区不同,其“唱、帮、打”都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荆州花鼓戏之所以能在江汉平原开花结果,这是和地区本身就具有肥沃的艺术土壤分不开的,只要有种子落地,就一定会生根发芽。荆州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197多个,内容涉及生活、爱情、公案、历史等各种题材,音乐有四大主腔和小调二百余支,地方色彩浓郁,伴奏活泼,旋律流畅,深受各地的人民群众所喜爱,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凸现出民间文化顽强的生命力。
图片
描容上路:叫一声五娘且慢行
赵氏女,离故乡,身背琵琶,手拿雨伞,怀抱遗容找寻蔡郎......这折戏就是《描容上路》。
《描容上路》也叫《琵琶上路》。戏曲传统剧目。《赵五娘》之一出。本于南戏《琵琶记》。
陈留郡士人蔡伯喈奉父命进京赴试,中状元后,被牛丞相滞留京城,因家中有一女已到了嫁人的年纪,暂未婚配,想要招蔡伯喈为婿,蔡伯喈以父母年迈,在家中无人照顾,需回家尽孝道为由,想要辞婚,但牛丞相不允许,强迫蔡伯喈与小女成亲还与家中断绝了音讯。
当时,陈留郡一带正好闹灾荒,蔡伯喈的妻子赵五娘乞讨来的白饭全都给了公婆,自己天天糠秕充饥。蔡家二老终于饥饿而死。赵五娘卖去自己的头发埋葬了公婆,决意要去京城寻找丈夫。她在月光下凭着记忆描画了公婆的容像,准备带在身旁,作为纪念。
蔡家近邻张广才,是一个善良热情的老人,听说赵五娘要赴京寻夫,便叫五娘且慢行,老汉有言你是听:
可怜你身背公婆影,可怜你身体单薄难以行。
未曾天晚先投宿,起程必须等天明。
登山涉水心要稳,行船过渡莫争行。
沟渠之水不洁净,渴向人家求茶羹。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那一片心。
五娘子此番把京进,见了伯喈把理评。
倘若是伯喈不相认,你怀抱着琵琶诉苦情。
你莫说公婆丧了命,你莫说头上剪乌云;
你莫说亲戚朋友来帮衬,你莫说双手兜土筑新坟。
你就说公婆现在堂上等,叫他早早转家门。
五娘子一路上小心谨慎,但愿你早到就早回程。
......
赵五娘衷心感激,与张广才洒泪而别。
图片
沔城城隍庙戏楼及春秋阁戏楼
位于沔城(旧沔阳州、县治所,今属仙桃市)城隍庙,建筑工艺精美,气势雄浑,戏台高大,台前场院均可容纳七、八百人观戏。据传为明末清初复建,具体年代失考,至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日本侵略军飞机的轰炸。自清代中叶以后,历代花鼓戏曲的名班名艺人,如汪春保、黄二生、史旺、喻丁卯、贺霞龄、忠纯及其师傅的戏班,项么及其所搭戏班,都常在此戏楼演出,遗址现为镇委会所在地。
荆州花鼓戏《恩仇记》全集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