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叫魂》《天皇皇 地皇皇》《忌讳习俗》《童年禁忌》《民间渔鼓》《民俗文化印象》

发布日期:2024-07-22 08:42    点击次数:123

图片

图片

天皇皇,地皇皇

  读本土作家楚良的《天地皇皇》,让我想起家乡流传最久、最广泛的一首民谣来: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小儿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

  这是旧时在墙上、树上、桥头、茅坑边,凡是有行人路过的地方,远远地看去贴有一块红纸条,上写着的《夜啼歌》。据说哪家小孩子晚上不能入睡,长夜啼哭,用这办法四处张贴,被路过的人念得多了,就起作用了,小孩就可以好好入睡。

  放学回家的一大帮学生路过,他们背着书包,好奇地伸长了脖子,挤嚷着、笑着、念着;匆忙赶路,推着、挑着、背着的农人,看了看,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后,就慌忙地走了;放牛娃骑在牛背上,让牛停住脚步,自己又不识字,管他的,看了看,赶着牛离开了;收工的妇女匆匆念了一遍,扛着锄头急忙地赶回家烧火做饭,她们一路上想着,是谁家的孩子不乖了,才贴出这《天皇皇》,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小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长夜啼哭,真是吵人,不免泛起温柔的怜悯,于是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着……

  养儿不知娘辛苦!人从娘胎里,不是一生出来个头就比父母高,力气比父母大,是父母千辛万苦,一泡屎、一泡尿把你拉扯大的,谁小时候没有哭闹过、下过汉口(尿床)?“天皇皇、地皇皇”如果说是迷信的话,我倒觉得更像是母亲的《摇篮曲》,心生怜惜的人都会念的。不为别的,为那个焦虑、慈祥母亲的心。

  村里的人们操心着。不晓得是谁家的孩子,晚上嘤嘤地哭着,夜深人静的,嗓门一声比一声大。小孩的啼哭,大人一夜的抱着小孩来回地走着、哄着,难道是孩子受了惊吓?哭得做爹的心急火燎,哭得做妈的珠泪滚滚,夫妻俩心似刀绞。婴儿的哭声引来了睡不着的老奶奶,奶奶看着孙子哭得要“忍”过去:“我儿乖!我儿乖!”一声声地的唤着……奶奶照着老法子,翻出过年时,写对联用剩下的红纸,裁成一小条、一小条的,喊来披着衣服的老头子,煤油灯下一条条地写呀写……鸡叫头遍,奶奶用面粉煮好浆糊,趁天还没有大亮,几个人分头出去直到贴完。

  我也是养儿养女的人,忆起在家时,看到电线杆子上手抄的天皇皇,也鄙弃过这样做法,心里在说都什么年代了,这些做父母的居然还唱起这一出。但还是默默地念了一遍:“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小儿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再念一遍,多念一遍,村里那个哭闹的孩子,就能安安静静的在他妈妈的怀里睡了。

  家乡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春天的桃花是火红的;夏天的池塘是娇艳的,秋天的田野是金黄的,冬天的湖水是安静的……家乡的水滋养了我们,家乡的亲人哺育了我们,家乡的文化熏陶了我们,家乡,在我们身上刻下深深的印记。天地皇皇,如今我们长大,家乡也在日新月异的发生着变化,我们要怎么去回报这块养育我们的土地?!

  作家楚良说:“天地者无形之父母,父母者有形之天地。父母生我,天地养我。天地之恩泽,父母之情怀,何以报之”?知道自己被谁牵挂过,知道谁用结满茧花的双手抚摸过你的头......难道你就是被村里父老乡亲,念过“天皇皇、地皇皇”,那个哭啼的小孩?也许是的,也许我们都是的!

  我们流落在异乡,吟诵着“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古诗句,想念家乡,思念父母!常回家看看。

  啊!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情!

图片

叫  魂

  前几天,老婆在晾台上收衣服,我做好了饭菜,接二连三地大声了几句,叫老婆快来吃晚饭。老婆回答说:知道了!她且不经意地继续唠叨着:活汪鬼叫地——像在叫魂。

  一句“叫魂”,听上去真的是有几许亲切,便勾起我对儿时往事的回忆。

  叫魂,相信这个词语许多人现在还是熟悉。仙桃旧时有“哧/黑倒”(惊吓的意思)叫/喊魂压惊的习俗。在人受到惊吓,特别是小孩,出现精神萎靡不振或情绪恍惚、或惊厥、说胡话、长烧不退、久睡不醒人事、腹泻(绿色稀便)等症状时,旧时仙桃民间认为这时是人的魂魄离散,“掉(落)了魂”,被鬼勾去了,须招魂魄回来,除病消灾,以复其精神或恢复正常。

  叫魂在仙桃是延续多年的一种习俗,可以这样讲,当地至今可能还有一些年岁大的爹爹婆婆,仍会“叫魂”。

  去百度“叫魂”一说:《楚辞》中《招魂》篇,即与此俗的关。后世婴孩儿童若惊吓所致,以致魂不附体,此时即须叫魂收惊,使魂魄归来,除病消灾,各地叫魂的方式不一,林林总总。

  想起在家时,乡下“叫水碗”是叫魂方式的最常见的一种。所谓叫水碗,就是用一个饭碗,里面舀大半碗水,拿三根筷子,一根横在碗口中间,其余的两根并错在一起,其中一根立在水碗底,一根立在横着的筷子上,用手不停地往筷子上浇着碗里的水,直至使这两根筷子站立不倒。当叫水碗的人念着家里逝去的亲属(包括外公婆等远亲)的称呼时,如果筷子立稳不倒,就认为病人是这位“鬼”亲属给“摸”了,把孩子带过去和他郎一起去玩耍去了,当然带走的是孩子的“魂”。估摸着他郎肯定是没有“钱”花了,没有烟酒钱、抹牌钱了,天开始冷了,要添过冬衣服之类。是当家主事的后人忘记了烧钱纸、烧物品给这位过世的人,他郎才去“犯”你的小孩,找你的“胡梢”(麻烦的意思),认为“鬼”是找自己找不上,找你的孩子找得着、跑不脱……一经确认是哪位“死鬼”,先是跪拜,说自己田活忙,忘了,对不您郎!自己的错。祈求这位亲属不要为难自己孩子,眼雨巴洒的。答应马上去买钱纸,剪衣服烧给您郎。然后把立起的筷子打倒,有时,做媳妇的还骂个几声“死鬼们”的不是,把水碗的水倒在外面。

  孩子受惊吓后,即使大人不去叫“魂”,通过看病吃药,止烧止痛,第二天或最多隔几天,孩子自然会好。假如“魂”真掉了,又岂是你能叫得回来的?“叫魂”是陋俗,只是表达做父母的对孩子的关心和寄托。

  “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儿时我还没有学会打鼓泅,有次掉到通顺河里险些淹死了,幸好被渡船老板救起。正值刚开春的季节,水里还有凌片(冰),衣服湿透,冷得我全身像在“筛糠”(发抖),回家就发高烧,脑壳痛得不能落地(玩话),憨睡不醒。我姆妈以为我的魂“黑落”到河里了,就在床头为我叫水碗,说我是被死去的二爹爹推下的水,我二爹爹没有后人,他郎要续香火的人。后来,宗族叫我弟弟立侄(嗣),才不“犯”我了。立嗣也是当地一习俗。

  “感冒发烧,艾比西三包,多喝开水,少吃辣椒”。这钱纸也在给我二爹爹及祖宗们在烧,“APC”丸子我也在吞,也不知是打针吃药,还是“叫魂”起了作用,半夜里,人醒了、烧退了,知道肚子饿了想吃东西了,蔫了二天,可以上学去了。

  不过,小时候,父母求菩萨保佑我“长命百岁”到银匠铺打项圈,虔诚地因我信迷信“叫水碗”,为了我给祖宗们点香烧纸、作揖磕头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叫魂”使我更热爱我的父母、我的家庭。使我懂得生我养我的是我的父母,关心我的,疼爱我的还是我的父母。父母恩重如山!替我叫过魂的父亲、母亲,他们的魂魄都过早的让阎王爷、鬼神们勾去了,给我留下的只有深深地回忆。今又“七月半”想起含辛茹苦的他们,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伤感而流泪……

图片

忌讳习俗

  忌讳:因风俗习惯或畏惧权势而对某些不吉利的语言或举动有所顾忌。

  所谓避讳,其表面意思就是避开忌讳的事物,避讳也分国讳和家讳。

  中国古人的忌讳有很多,如名讳,就是表示对某人尊重,说话需要避开别人名字里的字眼,这点在长辈面前尤其为重,当然皇帝的名讳更甚。还有就是风水忌讳,一般人都不愿意说死、亡、鬼啊等等,所以说话也需要避开。当然还有男女之间,男女随便相处也是十分忌讳的。所以避开忌讳的事就是避讳。

  现在,科学知识的普及,所有迷信禁忌亦随之减少。列举几则老沔阳生活中的忌讳。

  一、月母子进别人家里

  妇女生小孩或小产,没有满月之前,决不允许到别人家去。

  过去说月母子为厌恶东西,到了别人家里,会把霉运带去,那家三年内都不会顺畅。所以,月母子有不能出家门的习俗。如妇女来了好事,也有不进别人家门这样的禁忌。

  二、鸟屎屙到身上要死人

  鸟是天上飞的,飞行的时候一般是不会拉屎的。如果鸟屎真的拉到身上,预示着当年家里就要死人。有人还认为,说鸟屎拉到头上,那年长辈要死;拉到肩上,那是同辈或自己要死;拉在下身衣服上,那就是子女要出亊。

  三、忌把空油壶提进别人家

  空油壶是用来到榨坊去打油的,传说榨坊是出冤鬼的地方,空油壶提进别人家会对主人不敬,给主人带来不吉利,家里出鬼别人家也会背时,走霉运。在进别人家时,一般是将空油壶放在屋外大门两侧靠墙的地方。

  四、杀猪忌讳捅二刀

  杀猪是用“红刀”去捅猪的喉管,可致其一刀毙命。捅二刀,就是-刀杀不死再去补一刀,在老沔阳,杀猪忌讳杀二刀。屠夫杀第二刀的,不仅不给钱,还会被人打出去。因为杀了第二刀,这户人家的运气会不痛快,要倒霉。所以,有的屠夫在杀猪时,一刀杀不死,就把猪的口鼻捂住,把它憋死。

  五、忌讳外人在家成双

  俗话说“能借人停丧,不借人成双”,这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对家的希望。死人意味着新生,谁家房子只娶媳妇不出殡啊,而且一般出丧之后,逝去的老人会保佑房子里的人。但是房子坚决不能给别人用来结婚,生孩子,姑娘出嫁。因为结婚生孩子会把自家的福气带走,姑娘出嫁也是这样。再有出过钱的出租房,可以住进外人两口子。“嫁了的女儿泼出的水”,就是自己的女儿、女婿在娘家过夜,两口子也不能睡在一起。

  六、忌讳撞见别人成双

  在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性不能登大雅之堂,性成为最私密甚至有些丑陋的东西。撞见别人在做爱,也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不过它有破解的办法,如在田里撞见,就在那男女鬼扯的地方,钉上一个桃树桩,可把霉运转移到那对男女身上。

  七、忌讳掉进茅坑里

  解手掉进茅坑里,也是件非常倒霉的事。那年不是重病就是病死,总之是不吉利的事。

  八、死者出葬后忌收丧礼

  生离死别,难免有悲痛和惋惜之感。送丧礼,就是送去对死者离去的悲伤之情,死者出葬后再去送丧礼,这就难圆其说了,主人也会把你送的丧礼谢绝。

  九、忌讳闰八月

  “闰七不闰八,闰了用刀杀”。闰八月会带来灾祸。如七六年是闰八月,结果唐山地震死人近三十万。

  十、倒中药渣子的讲究

  家里人生病了,用过后的药渣都要倒在路上,过去,在老沔阳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习俗。病人为了祈求病痛早上痊愈,将煎过的中药渣子倒在路中间,踩得人越多,晦气被踩走了,病好得越快。

  倒药渣的习俗也有一些美好的传说。

图片

童年禁忌

  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而童年时代有许多趣事值得回忆,令人难忘!其中,童年时代大人教给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禁忌,一想起来心里总特别高兴,记忆犹新。因为这些禁忌,有的当是做人的忠告,有的则是善意的劝诫,有的似乎是戏言,当然也有虔诚的迷信……不管怎么说,它们一律没有恶意,都是善行和善意的倡导,都是当地的民风民俗的提炼,因此,自有其合理存在和世代传承的道理。

  禁忌(仙桃土话也叫禁气),禁忌是什么?禁忌是因敬畏或迷信而采取的防范,也就是约定成俗的规矩。譬如不要把尿尿到河里,说是菩萨要打屁股的。其实不然,那时挑水饮用、淘米洗菜、洗衣裳都取村里村外的沟、渠、河、塘里的水,捧起来就喝,水很甜、很干净!他们明白:水是公共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命脉!所以不能破坏它,而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时时处处爱惜它,珍惜它,保护它!再如读书娃不要把书垫在屁股头坐,又说是要害眼睛的。启迪的是孩童礼仪道德,有传说文字、书籍是孔子发明的,孔夫子是圣人,否则就是不尊不敬。也折射出教育孩子们爱惜书本,那时念的课本都是先生一字一句抄写后给学生的,多不容易。

  男孩子不能偷看女孩子解手,否则要长“搭眼”成“拉眼皮”。过去讲究的是男女有别,所谓的“男女授受不亲”,实际上还是教育孩子去脱离低级趣味,做一个高尚的人。记得小时候我就有过不跟女孩子在一块玩,平常连话都不敢说,怕丑!老师把我安排和女生坐一张课桌时,就用小刀在桌子上划了一道杠,做分界线,要求对方绝对不能过线。

  小时候,大人在合作社劳动,小娃们要在家里做饭、做家务事。做饭时,嘴不能去舔铲子,否则就烂嘴丫舌头。按说,舔锅铲与烂嘴丫舌头是没有任何联系的,可既成为一种禁忌,那只有是这些了:一是怕锅铲烫了舌头、割了嘴巴,二是吃相不中看,行为不文明,吃有吃相——象是在饿牢里拉出来的。装盐的罐子不能用水洗,会背时。当正在炒菜时盐罐儿里没盐了,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大人料事不周,预示着其它事情的败局,可能就是这个道理了。洗碗必须碗口朝上,不能将碗反扣着,因病人服药后常将碗反扣在桌上。还有女孩碰了雀鸟蛋,烧的茶不好喝,这其中的道理就深奥了,我想是关系到孕育,生命吧!跟小娃子不能吃鱼籽,吃了鱼籽写起字来手会“庆“(颤)一样的道理。当然还有吃了鳝鱼写的字会像蚯鳝(蚯蚓)……

  孩子毕竟是孩子,幼稚、单纯,可爱,有些听有些不听,当耳边风。我在小的时候,吃饭时爱边吃边看书,大人会骂吃饭就吃饭“吃不言,睡不语”;把算命先生喊瞎子,把腿脚不方便的人叫跛子,还有歪嘴、杠背、哑巴、麻子、热包头、独眼龙、讨米佬….也少不了大人的打骂。长大后才明白,这样是对他人含着羞辱、蔑视的恶毒,要不得!

  说起儿时禁忌,真是五花八门,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不能去用跨去打别的小孩的“撂嘎”,孩子们往往为这事大打出手,滚在一处,扭作一团。倘若在玩耍中不小心是被人打“撂嘎”就会站起来跳跳,一边跳一边喊“跳跳长长,你不长我长”、“矮子矮,一肚子拐”说是被人打了“撂嘎”不肯长。记得还有“蹦关”什么的,也是这样的。真有趣!

  小时候六七岁换牙齿,落的下牙要扔掉在屋上,上牙扔到沟里。至于夜晚不能照镜子、梳头记性不好、剪指甲,玩火潵尿/下汉口…….这些都是白天做的事情,故孩子夜晚不宜。还有不能看鸡下蛋,不捡热窝蛋;推空磨子成哑巴;穿反了鞋子天下雨;戴夹帽生热包;手指嫩南瓜、黄瓜,瓜要气死;堂屋不能用竹扫帚扫,不利气;屋里打雨伞会成矮子;晚上睡觉腿子要伸长才长得高,手放在胸口上会发梦舔,姿势只要不望天睡都行,有“仆龙侧虎仰摊尸”之说;莫打墙上的壁蛇子,免得它的尾巴绞耳朵;人吃五谷杂粮,大人打屁,娃们听了不准笑;小孩不准看杀猪、看死人、看生猪崽、下牛娃;还有“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小儿郎”……

  当然,过春节,大人对孩子交代的禁忌则更多。说沔阳城有个小孩是个“弹舌头”,结的果的,有的音发不准。大年初一清晨八早,家里人准备洗了脸“出行”,这孩子边拍手边说:“爹爹死(洗)了喇妈死(洗),喇妈死(洗)了姆妈死(洗)……”孩子的妈妈一听这话不对头,就赶忙把洗脸水泼了。这孩子又笑着说:“拐了,都死(洗)不成了”!爹爹婆婆连夸媳妇:“这好,这好,把个破口话不好的兆头扳过来了”!

  凡此种种儿时禁忌在童年的脑海里,就像大海里的珍珠,天上的星星,多得数不清。几十年过来,只是对用手指月亮,指了,就要被月亮哥割耳朵这一禁忌,至今也没搞明白。那时候小孩都有过烂耳朵,都把这责任推给了天上的月亮哥….

  啊!童年趣事真让我回味无穷,但心中的烦恼却是无限。感谢时光老人,因为他把童年编成一本最纯最真最美的书印在我们的心坎里。时光如流,岁月不居,转眼已入不惑之年,走过心路如歌的人生经历,沉淀于心的是传统的烙印、信敦的留痕,想起来,自己还算得上恪守本分、安身立命的一代人,老老实实地,没有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苦思冥想这份德性,更多的是受到了儿时禁忌的熏染,想起这些,真是宽慰。

图片

民间渔鼓

  渔,本义为渔夫捕鱼。渔是渔歌象征,鼓是精神的象征,渔和鼓的结合,开辟了“渔鼓文化”之先河。渔夫为了赡养家庭,战风斗浪常年打渔,渔鼓是勇敢渔夫智慧和力量的表现。渔鼓是扎根于水乡广大渔民心中的曲艺之花。

  最早的渔鼓是用鱼皮蒙面的,如用黑鱼皮、鱼鳔等做蒙子,所以叫做渔鼓。仙桃渔鼓是曲艺的一种,是道情的一个分支,故又称道情、道情渔鼓、筒子腔、南话筒。渔鼓演出乐器有渔鼓筒、简板(也叫云板)、小镲(又叫钹),另有二胡、四胡、大三弦等伴奏乐器。

  渔鼓筒又称为道筒,传说是终南山道教文化的产物。民间故事“八仙”中,张果老执的神器是:渔鼓。能星相卦,灵验生命。曹国舅:玉板,或称拍板、阴阳板。仙板神鸣,万籁无声。渔鼓筒为曹国舅和张果老的化身。

  渔鼓艺人们把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当做渔鼓始祖。据说倒骑毛驴的张果老,手上拿着渔鼓道具,他的伙伴曹国舅拿着当简板用的笏板(古代大臣朝见天子时的工具)。“骑着毛驴看唱本”,张果老击着渔鼓到处游走,劝说世人从善避恶;学仙的道士们依样画葫芦,于是就有了“道情”表演。故又称道情渔鼓。

  “简板敲,渔鼓响,张果老骑在驴背上”。渔鼓的历史渊源出自张果老的兵器——渔鼓筒。“渔鼓生来两节竹”,用竹子为筒。据说起先的渔鼓筒是用木头雕制成鱼形,是汉钟离请鲁班用竹子做成渔鼓,后为了方便,也由一长节又变成了两短节竹筒。

  渔鼓乐器大多都是由艺人们自己制作,规格不一,但大致上下:竹简整长约70-80厘米,直径6厘米左右。渔鼓筒的上下二节,俗称“两截头”,截头套有铜片。不演唱时渔鼓筒中间可以灵活断开,便于收拾携带。演唱时把二节套起,用一根绳索系上两头作背带,据传说这背带是王母娘娘的裙带,渔鼓艺人用背带把渔鼓筒斜挂在肩膀上。“两截头”也可以用来调节渔鼓筒音质的高低。打通竹节的渔鼓筒的下端蒙有猪心膜,用一个绑有布条的铁环箍紧,也有人说这铁箍又是王母娘娘的手镯。渔鼓筒内外都用车刀雕刻过,里面光滑;外面筒身涂有红黑色的漆或外敷黑布,缠有间隔着的防裂丝线,并雕刻有花纹。

  猪心膜是附在猪心上的一层保护膜,取猪心膜时,把猪心放入清水中,不停地用手挤压,使污血排出后,就可以揭下猪心膜了。蒙在渔鼓筒上的猪心膜要经常喷少量的水,防止枯裂,影响发音。猪心膜蒙的渔鼓筒,拍起来声音清脆,不沉闷。

  “云板一副八仙造,五湖四海天一摇”。曹国舅的玉板(阴阳板),也就是渔鼓中的简板。据传说,曹国舅手里的阴阳板一共有13块,这13块阴阳板在后来而拆散开送人了。其中两块给了铜匠打锣,两块给了船夫做舢板,两块给了开店的做门扇,最后两块就留在了说书人的手里,作为说书之用。于是“老规矩”中就有了:说书艺人住店、坐船不用给钱,其出处也就是这个缘由。也可以这样去讲,渔鼓艺人实际上是说书人的一个分支。

  简板用檀木或红木制做,也可用竹篦替代。简板两块为一副,多为上下宽,中间窄,简板上钻有孔,用线连接成为一体。简板长约26厘米,中间宽约4.5厘米,头宽约5.9厘米,尾宽约5.1厘米,厚度在1.4厘米左右。简板涂上油漆或鸡蛋清,以增加美观和便于持奏。没有简板时,如唱莲花落的竹板也可以代替使用。

  小镲(又称拨)是一种互击体鸣乐器,为铜制,两翩为一副。演奏时,双手各持一翩,互击而发音。渔鼓乐器中小镲:直径:20cm,碗径:5.8cm。小镲上面的圆孔穿有红绿缎条,用二无名指缠起缎条的根部后,张合双臂小镲互击,有用一翩小镲朝桌面击打的,也有用筷子敲打小镲的。小镲统一着整个渔鼓乐器的节拍,演唱艺人也跟着节拍走,有条不紊,有时也用碰铃(俗称牛铃)。

  渔鼓起源于唐代,南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始称渔鼓。渔鼓不仅渊源久远,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的故事。

  相传,“八仙”过海归来之时,忽见一条金色鳌鱼在海上兴风作浪,浪花溅湿了汉钟离的衣服。汉钟离心中非常恼怒,于是便拔剑斩了鳌鱼,并抽出鱼骨,蒙上鱼皮,制成了一种管状乐器,取名叫“渔鼓”。

  渔鼓做成之后,正巧碰上王母娘娘开蟠桃会,“八仙”赶来为她祝寿。韩湘子吹玉萧,吕洞宾击云板(简板),汉钟离拍渔鼓……应节而歌。这九天仙乐飘向花果山,美猴王睁开火眼金睛一看,原来是众仙为王母庆寿。孙大圣见王母娘娘没有请他,便一个筋斗翻到寿堂之上,举起金箍棒就打,一棒正好打在了汉钟离的渔鼓之上,渔鼓被打了个粉碎。竹仙见状,便向汉钟离献上一根仙竹,说是可作渔鼓。于是请来人间名匠鲁班依样制作渔鼓。鲁班接到仙竹,将竹尖给姜太公作了钓鱼竿,竹蔸给和尚作了卦,取仙竹中间三尺九寸作了渔鼓。为了防止炸裂,王母娘娘将她的两个手镯箍在了渔鼓的两头,又用裙带系在渔鼓上作背带。从此,竹质渔鼓便取代了骨质渔鼓。

  但这些只是故事而已。仙桃渔鼓表演形式一般分为堂唱和门头(口)唱两种。堂唱,就是被请去登堂入室地唱,红白喜事由主人来邀请;门头唱,就是不跨进主人的门槛,站在门口挨家挨户地唱,讨点米和钱。

  过去农村的渔鼓演唱形式主要是门头唱和赶酒。遇上红白喜事渔鼓艺人去赶酒,一般会在台阶前放串小鞭炮,表示对主人的恭维。也要到支宾礼房、厨房大师傅那里去“报到”,一副笑脸,递上香烟,以示恭敬,求得关照。否则,管事的不予接待,打发二包喜烟后请走;厨房大师傅也不会安排渔鼓艺人就餐的酒菜;更不能到席间去在喝酒客人面前,放个盅子边唱边乞讨了。

  报到后,渔鼓筒或渔鼓艺人随身带的布袋要挂在外面的棚里,表示已有渔鼓艺人在此堂唱(赶酒),其他的渔鼓艺人看后,向管事的要点打发便自觉地离开。有接连做几天好事的(如结婚),一渔鼓艺人只能在此呆一天,让别的渔鼓艺人再来,叫“吵一不吵二”,这是行规。

  仙桃渔鼓表演姿式又分立唱与坐唱两种。坐唱一般是有了落脚点的(也叫落棚),如在庄户人家台阶上演唱,主人端出凳子,渔鼓艺人坐着演唱,听渔鼓的人也挨着渔鼓艺人围成一圈坐下,边听唱边帮腔。不管是立唱还是坐唱,都是由一名渔鼓演唱者左臂抱渔鼓筒斜于胸前,左手操一片小钹和简板,右手拇指和食指夹一根竹签,右手其余三指拍击渔鼓筒的同时,用竹签敲击小钹(半副钹)。也有帮腔的渔鼓爱好者代替演唱者来敲打小钹的,发出“嘭、嚓”的渔鼓乐器声响优美而清脆。渔鼓千变万化的音色,完全是在手指的技巧中丰富地表现出来。

  渔鼓筒只在前奏和间奏时才打,仙桃渔鼓演唱的曲目,大都是传统的历史故事、传奇演义等,题材、内容广泛,唱腔丰富。幽默风趣诙谐,充满乡土气息和民俗风味,使听众极具亲切感。演唱时往往先唱渔鼓的由来,以师怀祖,然后正式开篇。小小的渔鼓里,似乎蕴藏着无数的神奇和奥妙,让人一听就着迷。

  仙桃渔鼓同时也伴唱皮影戏,渔鼓皮影戏,俗称“皮影子”。仙桃渔鼓皮影的影子长70厘米至80厘米,其唱腔共有50余种。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以一张白色幕布为道具,表演者站在幕后支配皮影,用渔鼓筒和简板打板眼,呈现影像给观众。人们称之为“土电影”,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渔鼓艺人多才多艺,自编自唱出很多戏文。往往一曲戏文,融汇古今,集聚雅俗;说天说地说人情,历数人间冷暖,道破世态炎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善恶之报,恩怨情仇,侃侃道来,娓娓动听,把那虚无缥缈之事演绎得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将那山重水复之情唱出个柳暗花明之景。

  喜欢听家乡渔鼓艺人演唱的渔鼓悲腔《男/女哭灵》,那男女角色哭腔唱词,哀怨凄凉,催人泪下;那“蓬、蓬”的渔鼓筒响声,云板的敲击声撕心裂肺,浑厚绵长,韵味无穷。

  啊!久负盛名的沔阳渔鼓,我美丽家乡的渔鼓调,经过悠长历史的沧桑砥砺,广泛流传于民间,成为仙桃人最钟爱的休闲方式之一,仙桃人的精神家园!但愿这朵曲艺之花与时俱进,世代传承。不断推陈出新,赢得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观众。

图片

仙桃传统民俗文化印象

  这些年,仙桃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于我的印象,除了民间结婚、祝寿、丧葬这些搞得热闹外,那些特色地域文化由于面临着“艺人故去、艺术失传”的处境,似乎要比原来少了,颇有感慨。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民俗文化是各不相同的。就拿我地的沔阳花鼓戏来说吧,是人们的最爱,每年的春节,剧团队伍浩浩荡荡、他们走乡串镇,是挨个乡镇表演,一个台址开锣演出最少也是三天三夜,这些剧团一个轮回的演出就是几个月,春季至麦子黄,秋收过后又开始了。

  仙桃市过去称沔阳,位于湖北省中南部之长江、汉水交汇的冲积三角洲上的江汉平原腹地,公元503年始置沔阳郡设沔阳县,为历代州治之地,已有1500余年历史,荆楚文化积淀丰厚。其民风民俗,尤其是当地特有的渔民水乡文化、饮食文化厚重精深。沔阳素称“歌艺之乡”,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沔阳渔鼓、沔阳民歌、沔阳花鼓戏、沔阳皮影戏、沔阳雕花剪纸等,都发源于这片土地。

  仙桃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和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喜气洋洋过春节的狮子、龙灯、采莲船,张灯结彩的元宵节,余韵悠扬的花鼓戏、皮影戏,怀乡祭祖的清明节、牵动十里八乡的端午节划龙舟,七月十五烧袱包,万家团圆的中秋节,也有过国际体操节盛事的活动;又如陈友谅、李绂藻、张难先、黄月英、徐苟三、柳炳元、杨刚、胡幼松等通俗生动的民间传说和真实的故事;还有沔阳三蒸起源、仙桃地名由来、沔阳八景、沙湖魁星阁、皮影雕刻、水乡屋檐画、贝雕麦秆画,沔阳善书、沔阳三棒鼓、甘露禅寺、沔阳方言等等;更有那桨声灯影、橹篙悠悠……这些都是我印象中的仙桃民俗文化。

  平时,村子里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守在家,青壮年男女外出打工挣钱。春节,家家户户一年里难得的大团圆,农历正月初九一过,演花鼓戏就开始了。人们从四面八方在家门口看戏,戏中的帝王将,才子佳人,金戈铁马,风流韵事,身临其境,如时光倒流。在这里,地方的花鼓戏剧团无不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

  沔阳花鼓戏《站花墙》是传统的剧目之一,其唱腔悠扬、甜美、悦耳,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小姐、丫环维妙维肖表演,人们放起鞭炮捧台助兴。这里的人们,没有谁不会哼唱几句花鼓调的。

  其实,仙桃的端午划龙舟活动比唱花鼓戏还要大,老沔城端午划龙舟成为了市民的一个节日,每年的龙舟盛会,人们是倾城出动,莲花池两岸,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水面上那一条条龙舟飞渡,岸边数万名群众观战。场面之壮观,气氛之热烈,令人惊叹。

  不知是何年何月,仙桃兴起了一股“公公背媳妇”之风,此民俗虽有些低俗,但比起那些具有很强的欺骗性的迷信活动来,则要高尚得多。“公公背媳妇”顾名思义,就是新娘子不是自行走进新郎家,而是由公公背进门。这种民风只能去说民俗活动具有它的群体性,同一地域的民众约定俗成,每家每户都遵守有关的礼俗和禁忌,而且长期不断重复。“公公背媳妇”村里更是热闹非凡,一路上,迎亲队、娶亲队浩浩荡荡,锣鼓震天,鞭炮齐鸣,展示出太平盛世,人尽其乐的喜剧色彩。

  仙桃的民俗活动节,也是人们展示美食文化的节日。做客仙桃,听到最多的问话是“七打(吃了)没有”。沔阳三蒸,无菜不蒸,被称为“蒸菜之乡”。沔阳三蒸能从元朝年间历经多个朝代演变流传至今,它融汇了沔阳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更创造了一个地域的饮食品牌;从乡土发展到外域,说明它生命力和渗透力的强大和久远。仙桃人待客是少不了沔阳三蒸的,粉香扑鼻、鲜嫩软糯、原汁原味、食而不腻,其色香味无不令食客胃口大开。难怪有人说这风味独特的沔阳三蒸,是滋养了多位奥运冠军的经典名菜,不仅验证了美食家“吃要吃的科学”这句话的深刻哲理,而且吃出了“名堂”。

  沔阳花鼓戏、皮影戏,端午划龙舟,“公公背媳妇”、沔阳三蒸,沔阳水乡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令人回味无穷。

图片

图片

图片

  乡土民俗是童年的记忆,生活的再现。民俗是传统的文化,时代的瑰宝。钩沉乡土民俗文化的历史,最能反映地方历史文化底蕴,最能呈现地域文化特色之花,最能包容和凝聚当地的文化精神。

图片

        作者思乡远梦,原名张才富,湖北仙桃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投稿人。曾任教师,企业负责人等职。现任某公司图书编辑。苦恋文学多年来,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此个人微信平台发文均为原创,享有著作权。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