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祠堂》《家谱字辈》《不妨写写家谱》《沔阳祭祖习俗》《仙桃上灯习俗》《挂门灯接祖习俗》

发布日期:2024-07-22 05:58    点击次数:195

图片

图片

家谱字辈

  家谱字辈,是一种亲情,更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根脉。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家谱中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其内容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和商议族事的场所,分总祠、宗祠、支祠和家祠,家祠也称家庙。祠堂修缮,全族姓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祠堂的建筑宏伟气派,风格独特,多为木质的仿古建筑。修建时,在选址、朝向、形式、布局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用风水宝地来表现“天人合一”的理念:供奉神位、纪念先祖,财运亨达,克振家声。

  族长组织写谱,也叫“打谱”,其费用按丁收取。一本完整的家谱,以现当代为例,家谱大致包括六大部分的内容,即序言、家族简介、人物志、世系表、世略表、后记。

  姓氏字辈是家谱的核心。家谱字辈,是同族间、同辈者名字中用同一字来取名,所要遵守的规则,这样才能做到世次不乱,辈分分明。字辈取名,又称字派、行派或祧字。

  过去,人们的姓名多为三个字,一般说来,第一个字是姓氏,姓名中间的一个字就是字辈,姓氏和字辈再加上所取名的一个字,就是一个人的姓名。如我们村里的老书记叫周泽林,周总理的“周”就是姓,毛泽东的“泽”就是字辈,林彪的“林”才是大名。

  相对来说,把字辈放在后面来取名的少。如鲁迅先生叫树人,二个弟弟分别叫作人和建人,也不知周氏三兄弟是不是“人”字辈,不予深究。但也有把学名和小名都用上字辈的。其一,学名的字辈依然放在中间,如有这样一家人,家庭是地主成份,所养三子,为“爱”字辈,取学名分别叫爱国、爱民、爱党。单独念倒没有什么,还能体现出“三热爱”政治意义;但组合起来念,就是“爱国民党”,在抓阶级斗争的年代,则反动透顶,批倒批臭。其二,在农村,称呼小名时往往省掉姓氏,实际上只喊出二个字来,第一个字是取名,第二个字则是字辈,也就是取小名把字辈放在了后面,这种情况在农村里多得很。

  如我老家的表叔,是一位跑江湖的艺人,没有文化,但有才艺,会编会唱渔鼓。所养四子,辈份是其姓氏的“章”字辈,所取的小名分别是荣章、华章,富章和贵章。他们和我一般年龄,都是我小时候的玩伴,什么“荣华富贵”的,大集体时,不也同我一样,衣衫褴缕、食不果腹。直到现在,四老表也没有成什么大气,种几亩憨田,做点小生意。也有子承父业的,闲时,十里八乡去拍渔鼓筒子赶酒。“老哇(乌鸦)嫌猪黑”,想起自己漂流在外,也不是在讨生活吗!

  名字只是一个人的代号而已,好听的名字,含义深刻的名字,也未必能升官发财,不中听的名字也不能说它不好。如范进中举的“进”字,在我教书的时候,给学生取名根本不会用到这个字,怕孩子们以后考不上大学。范进中举是54岁,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一直生活在穷困潦倒之中,好不容易中举后,能尽享高官厚禄,由于他欢喜过极,结果变得疯癫,“干泥巴糊不上壁”,天生的苦命,悲哀!再说这“进”字,“进”字是由繁体的“進”简化而来,繁体“進”字是由“走”和“佳”组合而成,意为渐入佳境,越往前走会越好。而简化后的“进”,则是“走”和一口“井”,意思就是越走越狭隘,越走越无路可走。现如今,谁还敢说这个“进”字不好。“清(清朝)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如要是在古代还得避讳,决不能轻易说出口,即使是谈到含有这个字的词语时,也要小心绕过,用谐音作代也不行。

  谈到避讳,古有“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之说。为亲者讳,意思是说,给小孩取名要避讳祖先的名号,即使是乡贤的名号也得避开。

  宗族房头有大房和幺房之分,辈份又有前辈和晚辈。大房和幺房指的是:上辈的兄弟中大儿子就是大房,最小的幺儿子就是幺房。“幺房里出前辈”,过去,人们生儿育女多,“四十九,养幺狗”,婆婆跟媳妇挺倒养,有的媳妇反过来去伺候婆婆坐月子,也并不稀奇。有兄弟姐妹中,最大的可能和最小的相差二三十岁的,这就造成大房在传宗接代上,大房要比幺房早个几十年。也可能大房孙子年龄跟幺房的儿子一样大或者还要大,辈分却高了一辈。“人小职份大”,大房孙子你就是再大,也是幺房儿子们的晚辈。

  辈分在农村是严格的,也是比较讲究的。“乱亲不乱族”,就是说亲戚之间的辈分可以混乱,但在家族中的辈分必须是清清楚楚的。是前辈就是前辈,是晚辈就是晚辈;不能前辈不像前辈,晚辈不像晚辈;晚辈必须尊重前辈,前辈必须照顾晚辈;晚辈称呼前辈,当喊爹爹的喊爹爹,当喊叔叔的喊叔叔,晚辈不能以为自己的年纪大,对前辈直呼其名,这就是讲究,也是家训。

  举个例子,李姓是我老家的大姓,有王姓的两姊妹都嫁到了李姓,姐姐的丈夫是李姓的前辈,而妹妹的丈夫则是晚辈,按李姓的辈份来,连襟之间属祖孙关系,可按连襟关系应以襟兄襟弟相称。虽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但我觉得,做姨妹的怎样去称呼前辈姐夫哥都行,做晚辈的连襟喊个“前辈郎嘎”也不为错。

  中国古老的家谱字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散落在异地的同祖同宗人,他乡遇故知,一旦攀起宗族房头来,论起家谱字辈来,其关系会变得亲密无间。家谱的字辈,表示家族辈分所用的字,连起来就是一首“字辈诗”,其意均为修身齐农,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等。家谱字辈,或四言、或五言、七言,可长可短,丰富多彩,但也有用四字成语来撰写字辈的。各族姓氏,有不同的族谱,同一个姓氏,也有不同的字辈,难得统一。

  字辈,它是家族祠堂的产物,或集体创作,或名人所笔,族姓中如出个臣相、举人什么的,往往为家族立派或续派,名门家族也有皇帝赐封字辈的。

  古代家谱“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宗旨是为了彰扬祖先的功业,显示家族宗亲的特点和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如张姓堂号有“清河堂”、“百忍堂”、“孝友堂”等。“堂号”多源自本姓祖上某一历史名人的典故事迹或趣闻佳话。张氏的根在清河(地名)是“清河堂”的由来,“张公百忍出金人”为“百忍堂”的历史传说,“孝友堂”的典故来源于“张仲孝友”,张仲是周宣王辅臣尹吉甫之友,以孝著称。

  沔阳张氏堂号“清河堂”,始祖张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沔阳张氏溯源,得于迁沔始祖文谦公。文谦公住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淳化乡七十八都,生于洪武二十六年。瑛公系挥公后裔一百三十二世,系文谦公之父。瑛公有三子,长文谦,次明谦,三仲谦。文谦公系一百三十三世,因伯父吾省公迁云南副使,讨贼失机,祸延于族,遂与明谦、仲谦二弟出逃。明谦公徒荆州,仲谦公迁毛坡,惟我文谦公落籍沔土,世代相传至如今。

  转眼间,五六百年过去了,我脱生来到张家,成为当地张姓中辈份算高的人。我们这支张姓的字辈是:“祖先才良家道康……”,我是“才”字辈,取名用“富”字。才高八斗,荣华富贵,算命先生给我取的名字实在不错,可我一生的只是无“才”不“富”,与钱无缘。如今,大房的后代们连“康”字辈的都有了,在家时,有些晚辈们遇见我都直呼我“才富哥”,你还不能去生气,只能是笑脸相迎。当然,称呼我前辈的还是大有人在。现在我老了,又称呼起我“幺老头”。

  “有钱大得三十岁。”也难怪,现如今论资排辈,有钱人就是“爷”。像我前些年住在集镇的街坊林氏家族,到他们这一代弟兄七个,靠卖老鼠药起家,后来到广州开办服装厂,突然一下有钱了,发大财了,整条街上的人都管他们叫“爷”,几十岁的老人也四爷、六爷的喊得心甜。看来,家谱字辈的另一种排辈方式,在当今社会正悄悄地流行着。

  近现代,给孩子取名都广泛应用单名字,就是在姓氏后去加上一个字,如叫“张伟”的,即使是在一个小乡镇里,也不知有多少重名的。采用字辈取名的人除在较为落后的农村以外,大部分地方都不再使用了。家谱字辈作为我国姓名文化中一种古老的取名方式,已成为渐行渐远的家族记忆。

图片

不妨写写家谱

  改革开放带来家族居住分布概况的深刻变化。上完大学、当兵转业在城里落户;靠打工挣得的钱买了商品房,定居城里;城乡一体化成了城市居民。农村有些做父母的也投靠了子女,一家人完全离开了故土。当然,祖辈居住在故地的还是占大多数。

  “城里人的祖宗是乡下人”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历史变迁,现在很少有人去为后代讲祖宗传承。加上晚辈又不能提长辈的名讳,时间一长,不少人连爷爷奶奶,姑姑舅舅的名字都不知道,对于祖籍来源,家事的变迁更是不知晓。又如何去谈传承,更不能去说情感了。

  树有根,水有源。家谱不同于族谱,它只是族谱中的部分。族谱记载的户数多,不能详尽的反映出一个人一生的经历。家谱的起源至少要追溯到先秦时代。整理家谱,是希望他们的后代看到这些片段回忆,知道他们的祖先原来是如何贫穷,又是如何从贫穷中走出来,是怎样为人处世,对待工作和生活的。也希望诚实、谦和、团结、好学这些品质能一代代传承下去。

  整理家谱,我认为,根据你平时所掌握的资料,从曾祖父、曾祖母写起,再写爷爷、奶奶,最后写父母、姑父姑母、伯伯伯母、叔叔婶婶。关于自己的内容,自己的兄弟姐妹及配偶,等以后儿孙来为自己写,后人自有他们的正确评价。

  家谱是有固定格式的,其内容包括姓氏渊源、族规家训、家族大事记、家族居住的分布情况、杰出人物等方面。写好后是要用传统蓝皮线装本的,文字竖着从右到左写,会毛笔字用毛笔小楷撰写最好。不知电脑有无这样的程序,字体建议用行书体。

  下面我举一例来说说姓氏的渊源——仙桃三伏潭荣姓。传说荣姓是徐达的后人。因为朱元璋要陷害徐达,徐达怕株连九族,于是就让自己的夫人独自潜逃。然后到了一个湖上,改名换姓,后代子孙都改姓荣。这个地方就是现在三伏潭镇夏市的荣家湖。

  再就是过门女婿——按照沔阳当地的传统,过门女婿第一个孩子必须随娘姓,为此门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做女婿的后代如是单传,有“三代归宗”的说法,也叫“三代返祖”。所谓“宗”,即宗族房头,就是回到女婿的原来的姓氏,进原姓的族谱。不然的话,女婿方的族人就会出来理论:哪有借了鸡母抱了儿,不还抱鸡母的……

  给别人做儿子改名换姓,也得三代归宗。寄儿子一般不改名换姓,长大后哪里来哪里去。拜干爹干妈,收干儿子、干女儿则是作为一门亲戚来往,是不需改名换姓的。在过去人们认为:小孩认义父义母,玩话是“捡来的”,为了好养活。

  男尊女卑,孩子随父亲姓,也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公认的习俗。在族谱上所登记的姓名谓之谱名,谱名中多是男丁,家族里女子是不上族谱的,如果是结发的配偶,也只是简单地去记载着一个姓,某人之配偶某氏!连名字都没有。

  招坐堂女婿,当地简称“坐堂”,是寡妇招赘丈夫另种叫法。一般来说,这是为了替前夫抚子养老扶孤,支撑门户。入赘的男子,还有婚后所生的子女一般是随亡夫之姓。族有族规,招坐堂女婿,事先得征求族人的同意才行,婚礼也简单,酒席由女方办理,男家只出一个光人。

  整理家谱,过去是请风水先生写的,那是过去长辈没有文化。风水先生所了解的情况是根据你口述的,很难写全。但风水先生的毛笔字写得好。现在,家家有读书人,电脑敲得呱呱叫,我认为应该靠自己去写。但愿你写的家谱子孙们当故事一样读得津津有味。

图片

老沔阳祠堂

  “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居住着一个家族或几个家族,他们大多建立自己的家庙,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

  祠堂分为宗祠、支祠和家祠。在特别崇尚程朱理学的仙桃,作为“申述根本返始之心,尽子孙孝情”的祠堂是祭祖、正俗、教化等事务的圣地,它集宗教、伦理道德、法律于一身,也是一个宗族最高权利的象征,每个宗族都会从族里推选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来担任族长。

  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外,还具有多种用处,如各房头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大事时,便利用这些宽敞的祠堂以作为活动场所。另外,族里要商议重要事务,也是在祠堂进行的。祠堂还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有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受处罚,直至驱逐出本族,所以也可以说祠堂是封建道德的法庭。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很讲究祠堂的建造,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族的一种象征。

  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明清时期仙桃有大大小小祠堂,现在还是有不少的祠堂依然存在,但都是以近些年来新建为主。从现有的祠堂选址、建筑面积和规格上,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宏大规模,占地也不小。由于祠堂是一村中重要建筑,因此在选址上非常注重风水,宗祠的建造时要选中一块风水宝地,祠堂修起后还圈有围墙。祠堂在建造上区分严格,它按照不同的房头来建造。一般都有整个家族的总祠,下面又分为多个支祠,也就是宗祠、支祠和家祠。总祠地位最高,是家族的起源的祠堂,在建造上,讲究肃穆和庄重,气势和规模。而支祠就显得粗而简朴。

  祠堂,这一代表着古代社会家族权力象征的代言词,虽然离我们渐渐的远去,但是他所积累、沉淀深厚的民间文化,无论是建筑风格、雕刻工艺还是某种意义上的风水理学和人文,都是我们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图片

沔阳祭祖习俗

  祭祖的产生和古老的灵魂信仰有关。古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这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保护后人。直到今天,崇拜祖先仍是民间的传统习俗,人们通过敬祀仪式,来表达对祖先养育的感恩,同时又祈望祖先幽灵能庇佑子孙,福荫后代。

  沔阳祭礼,古时很讲究繁文褥节,后人多视为迂腐。现在祭祖活动中,祭奠礼仪多有简化,祭日也有所变通,只有大家大族,才有严格遵行者,以求合于古礼。沔阳人祭祖的仪式,如以参加者的范围分,大致上可分为家祭和族祭两种。

  家祭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规模较小,其祭祀对象在四代以下近亲祖先。在神龛上供奉祖先神位,称灵牌子。当今则以祖先遗像代之,其祭祀的时间主要为传统的过年过节如;元宵,中元,冬至,除夕等。虔诚者每月初一,十五也要焚香致敬。另外,还有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不定时进行,如生日,婚嫁,寿庆,发财,背实,脱险等,都要拜谢祖先。甚至受欺蒙冤无助者,也会点香哭诉于祖先灵前,以祈求庇护。

  而清明节,过年的除夕,正月十五等日子则是前往祖先坟墓祭祀的日子。

  族祭以同姓族人为单位,规模大,礼仪隆重。族祭除墓祭外,地点即在家族祠堂。解放前,沔阳城乡多建有大族姓总祠堂。有的小家族因无力建祠堂,则祭祖庙。家族内各支房祠多是原来分支祖宗。祠堂中供奉有本族四代以上至一世始祖先的神位。族祭时间为每年的清明节和冬至,称春冬两祭,另外,各姓始祖诞辰日,也举行祭祖仪式,其规模大甚为热闹。

  在敬祀祖先的活动中,一些有功德的远祖,逐渐演化成民间崇拜的俗神,后人以此骄傲。崇拜祖先的习俗,表现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伦理孝道的热衷,在社会生活中加强了宗亲之间的团结互助,如扶困济贫,婚丧喜庆的帮办,家庭纠纷的调解,生产劳动的互助等等,对于这些积极作用,是应该加以肯定的。祭祖讲宗族房头,也引发过宗族纠纷,械斗等弊端,这种消极面则应当加以批判和制止。

图片

仙桃上灯习俗

  仙桃(沔阳)城乡,过年的饭菜特别丰富,最有特色的年味菜是这里的三蒸。即蒸鱼,蒸肉,蒸菜等。这些菜提前就准备好了,已是半熟,新年家里来了客人,就用大蒸笼蒸上,热了就可以吃。大年三十吃团年饭,最少要有十碗菜才算十全十美。团年要在门前放鞭炮,鞭炮一响,当家人呼唤着祖宗们回来吃团圆饭,桌上还需要给祖宗们备多一副碗筷。象征性地敬上一杯酒。

  仙桃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有很多习俗还保留至今。什么玩龙灯,舞狮子,采莲船,皮影戏等等。从农历的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开始,年的味道就越来越浓。那炊烟缭绕的乡村,正忙着赶制年货,有炒炒米,打糍粑,熬糖,打豆腐,发油货,炸麻花,玉兰片,杀鸡宰鸭,买鱼割肉忙个不停。还有大年三十,正月十五到祖宗坟墓上灯的习俗一直沿袭着。

  上灯的习俗据说是从明朝代开始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在元宵节这天去找他母亲的坟,但没有找到。于是他在每个坟顶点了一盏灯,然后不停地磕头,哪个坟前的灯没有灭,哪个就是他母亲的坟。为了纪念朱元璋弘扬孝道,于是就有了给祖宗上灯的习俗。

  旧时,不管离家多远的出门人,如果老家没有了亲人但祖坟还在,是一定要赶回家上灯的。

  大年三十这一天最忙,家家户户一大早就开始忙活。屋前屋后,屋里屋外打扫卫生,贴春联,买鞭炮,到祖坟上去培土,一直忙到晚上。

  吃了团年饭,离祖坟近的就开始扎灯罩,准备天一黑就去坟地上灯祭奠亲人;祖坟离得远的人家提前就做好这些准备,有的人家甚至推迟吃团圆饭或提前吃一点就坐交通工具出发了。天一黑,大人们就带着这些祭奠品向坟地出发了。小孩子们往往跟在大人的后面看热闹,当然还是要磕头拜祖宗的。到了坟地,先在坟前找出一个平坦的地方扫出一块空地来,再把灯罩插在地上,灯罩里面点上蜡烛,然后开始放鞭炮,烧纸,作揖磕头。整个仪式结束了还要再守一会儿。有时刮风,你人一走还没有到家,扭头一看,坟前的灯没有了,只得转回再点燃。

  谁家的坟前如果没有灯,就意味着这家可能没人了或者家丁不兴旺。邻家祭奠的人也会烧一些纸,毕竟这些故人是邻居嘛,平时互相多照应照应,理所应当。

  团年饭后,锅碗洗毕,家里的主妇要在灶堂前给司命先生上香,下跪,作揖磕头,接司命先生回来过年。给娃们洗澡,准备初一拜年的礼物。

  团圆,团圆,活着的儿孙们团聚了,正好借机去看看已经睡去的祖先,一者告诉他们,后辈们很平安,并且没有忘记他们;再者让他们看看,他们传下的这一脉香火有多旺,儿孙满堂,全赖祖先的保佑。所以上灯的习俗就这样一代一代往下传承着。每年大年三十,正月十五的晚上到处是都是灯笼,恰似天河落人间,遍地星光闪烁。

  打开记忆的仓库,储藏的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现在回忆起来,满心满眼的都是甜蜜滋味。

图片

挂门灯接祖的习俗

  旧时过年挂门灯接祖的习俗,就是年三十在房檐下挂上一对姓氏灯笼,摆一桌团年饭,烧香点蜡烛,燃起灯笼,用以指点和照亮归家路,把老祖宗接回家吃团年饭。

  吃团年饭敬祖宗,先要在上席摆上杯筷,斟上酒,深情呼唤着祖宗回家过年。团年饭毕,把斟上的酒洒在神龛前的地上,鞠躬作揖,再把祖宗送回去,祈求祖宗保全家平安。

  灯笼,是喜庆吉祥的象征,“灯”与“丁”谐音,意味着人丁兴旺。门灯是灯笼的一种,也叫姓氏灯,大致分圆形和方形两种。

  姓氏灯,即在灯笼一边写着姓字,一边写着堂号。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多是彰扬祖先的功业。

  赵姓堂号“半部堂”。堂号来历的传说:赵普助赵匡胤建立宋朝,巩固了中央集权,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宋太祖问:“爱卿!你怎样把国家治得这么好的?”赵答:“我不过是靠了半部《论语》罢了。”后来,常被人们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用“半部论语治天下”来形容《论语》的作用之大。

  如张府——百忍堂,王府——三槐堂,刘府——彭城堂,李府——余庆堂等等。门灯白底红字,灯光映照格外醒目。

  过去婚娶也少不了这对门灯,搬灯笼的举着门灯,走在迎亲队伍的嘴前列,以示新郎家族姓氏和堂号。

  门灯,是篾丝编笼、糊上丝皮纸、加上骨胶油的纸灯笼,里面点蜡烛。灯笼两头中间,有一圆口,灯盘穿圆口而过。灯盘是用二根铁丝固定在比圆口稍大的小木圆盘上,木盘中间有插蜡烛的灯座子,铁丝顶部扭有挂灯笼的勾子。

  门灯,是辞旧迎新的灯。那时过年,整个村子都红彤彤的,家家门口都挂着门灯,门灯一般要挂到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

  30多年前,我拜老手艺人为师,学过这糊灯笼的手艺,每到过年,以糊门灯、小孩玩的灯为主,搬到街上卖,赚几个零钱过年。卖灯笼关键是要会提笔写堂号,画吉祥物,好在我对当地街村人的姓氏堂号,都知道其由来,写起来不费周折。所以,有人称灯笼是“百家姓”灯笼。

  现如今,村里人都住上了高楼大厦,虽说过年仍有挂门笼的习俗,但接祖的老习俗没了,灯笼上的府邸、堂号也没了,再加上老一辈糊灯笼的手艺人一个个的相继走了,纸糊灯笼也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点坟灯也叫上坟,就是在除夕和元宵的夜晚为逝去的先人送灯亮,到祖坟去烧纸钱、点蜡烛、燃放鞭炮祭祖,以表慎终追远之意。同时还要给坟墓打扫、培土、或立碑、或植树等等。

  矮檐下挂门灯的地方是我的老家。北国的春节,满街的红灯笼,每当我看到那漫天的雪花与一盏盏的灯笼相映成趣时,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

图片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家风”这个词既熟悉又陌生。

  所谓家风,顾名思义,是一个家庭的风气、习俗,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是每一个家庭成员从小到大都需遵循的祖训,是能够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

  家风需要一个家族、一代人乃至数代人日积月累才能形成。追溯历史,不管是大家还是小户,大多十分重视家族成员对这些规矩的遵守和执行。家风其核心就是“仁义礼智信”,具体反映在“邻德里仁”、“诚实守信”、“节俭朴素”等方面。

  在如今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家风面临断裂与切割。人们沉溺于物质享乐,为了金钱和利益变得行为失范、道德失衡、精神失措,丧失了基本的“礼义廉耻”。当下,那些“富二代”们骄奢淫逸,危害社会;有人为了争名誉、争地位而不择手段;也有人为了赚钱快,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发生这些事情除了有些要归罪于社会的责任外,家风家教的缺失也是重要的方面。如果有严格、质朴的家风,有父辈谆谆教诲,也许上述事情发生的概率肯定会减少一些。

  家风没有了,又何来社会风清气正?因此,在当今社会,家风依旧不可缺失。因为,传承家风就是在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者思乡远梦,原名张才富,湖北仙桃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投稿人。曾任教师,企业负责人等职。现任某公司图书编辑。苦恋文学多年来,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此个人微信平台发文均为原创,享有著作权。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